资讯 / 电影资讯 / 超绝主体性,她这种操作才配得上一句“大女主”!
现在每晚睡前都在听古代女子的传奇故事。昨晚听到了刘细君和刘解忧的故事,这两名女性的人生起点甚至人生经历都是很相似的,但是最后的结局却千差万别,这让我十分感慨,更加觉得,其实一个人的处境很大程度上受心态影响。
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处境,可能比你的真实处境更能左右你的人生。
刘细君和刘解忧,都是汉朝的和亲公主,年龄也相差无几,刘细君只比刘解忧大了几岁。当然,她们都不是真正的公主,而是汉武帝时期的宗室女。
简单说一下她们和亲的背景吧,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,促进了乌孙国与汉朝的交流。乌孙国看到了汉王朝的强大,为了联合抗击匈奴,开始与汉王朝和亲。
汉武帝于是派刘细君和亲乌孙国,并封她为公主。细君公主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和亲公主。
(图片用了电视剧《风中奇缘》的剧照,因为桐华写过这个系列,包括《云中歌》,都是这个时间段的故事)
刘细君年少时,家境不错的。她是正儿八经的王室女,她的爷爷是汉武帝的兄长,汉景帝刘启的亲儿子。但是刘细君的父亲刘建那真的是人渣中的人渣,这个不多写了,大家可以自行了解。
总之后来刘建成为罪臣,自杀,细君的母亲也被斩。细君因年幼被宽赦无罪。当乌孙国提出想娶一个汉朝公主和亲时,汉武帝不舍得让自己的亲女儿远嫁,就想到了刘细君。
大家一定看过《还珠格格》吧,小燕子当时背过一首诗《古从军行》,其中有一句“行人刁斗风沙暗,公主琵琶幽怨多”。描述的就是刘细君远嫁乌孙的场景,刘细君是一个极擅琵琶的女子,汉武帝给她的陪嫁中就有一把琵琶。
我后来细读刘细君的人生,觉得用这一句“幽怨”来形容她,再贴切也不过。
对于一个妙龄女子而言,远嫁和亲当然是一种悲戚的处境。但更让人悲伤的是,刘细君自苦于这种处境。所以她始终不快乐,史书上描述她远嫁之后和乌孙国的相处,更多的笔墨是写她各种送出自己的陪嫁之物给乌孙,用来让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友好。
但她本人对于其他政务的参与程度就没有后来的解忧公主那么高。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认命。
乌孙是游牧民族,一直以来都是收继婚制。夫死之后要嫁给他的兄弟、儿子甚至孙子(女性亲生的除外),这当然是为了生存资料的保存。刘细君遇到了这里面比较极致的情况,她在自己的第一任丈夫离世后,要嫁给他的孙子——新的乌孙王。
刘惜君因此觉得极其受辱,非常抵抗这个行为,于是给信给汉武帝,表达了她的不愿意。但是汉武帝拒绝了她,让她遵从当地风俗,刘细君于是只能嫁给新的乌孙王,但她郁郁寡欢,没过几年,就去世了。那年,她才二十出头,细君在乌孙只活了五六年。
但这里面,如果换种心态看待自己的处境,有没有相对豁达的空间呢。其实也有的。
因为刘细君第一次和亲时,老乌孙王的年龄已经非常大,六七十岁,确实是可以当她祖父的年龄,这种情况,刘细君想不幽怨也很难。但是刘细君第二次和亲的新乌孙王,其实年龄和她相当。我是觉得如果想开点,这未尝不是细君的机会。但细君处理不好文化冲突带来的情绪困扰。
细君去世,为了巩固和亲,刘解忧因此被汉武帝挑选出来,和亲了刘细君的第二任丈夫。
刘解忧的人生开头,没比细君好到哪里去。她和汉王室的关系比刘细君要远一些,祖上和刘邦是兄弟,然后祖上犯了谋逆罪,到了刘解忧这一代,日子过得已经比较苦了。
但也许是因为从小就没体验过衣食无忧的生活,早就学会了如何与困境周旋,刘解忧的性格确实更坚韧也更乐观豁达。人的乐观除了天赋,还会在后天化解困境的经历中积累出来。
所以,面对和亲,刘解忧觉得难过的同时,又有一种未尝不是新机会的心态。我看史书描述她在乌孙国的一系列行为,觉得刘解忧真的是把和亲当成是外交工作,而没把这个理解成自己的婚嫁命运。
她在心态上,特别把自己当人看,而且是当成有能力的人看。
刘解忧到了乌孙后,非常积极地参与乌孙的各种事务。什么农桑啊、游牧啊、外交啊,遇到自然灾害需要处理,解忧公主都会亲自上。所以乌孙国的老百姓都很喜欢她。
刘细君遇到的收继婚她当然也遇到了。而且她还遇到了两次,先是要嫁给第一任丈夫的堂弟,后来又要嫁给第一任丈夫的儿子,自己的继子。
但刘解忧不把这些理解为自己命苦,更不因此而觉得自己受屈辱。相反,她很会用人,很会处理各种复杂关系。她给自己的陪嫁侍女冯嫽挑选乌孙国位高权重的右将军作为丈夫,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冯嫽的语言才能和外交才能,解忧和冯嫽那是真的互帮互助做了一辈子的好朋友。
后来连冯嫽都被尊称为冯夫人,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外交家,关于冯嫽的故事回头再写,总之,从冯嫽的人生侧面,也能看出解忧公主的厉害之处。
不仅遇到收继婚,解忧甚至还遇到更大的危机。后来匈奴攻打乌孙,乌孙不敌,碰巧当时汉王朝势力开始渐渐衰微,匈奴人就逼着乌孙国把解忧公主献给匈奴。乌孙一直都有亲汉派和亲匈奴派,亲匈奴的人当时就觉得反正汉王朝不如从前了没那么可怕,就囔囔着要把解忧公主献出来。
解忧公主先是给当时的汉朝君主汉昭帝写了信,希望得到帮助。一开始没等到援军,解忧也没自我放弃,她亲自上战场,后来汉朝援军到了,和乌孙一起打败匈奴,恢复了乌孙的平静与休养生息。
解忧公主因此在乌孙国地位极高,说一句如日中天也不为过。
她与第三任丈夫(第一任丈夫的匈奴妻子所生的孩子)不合应当是事实。有的说解忧后来谋杀第三任丈夫失败,有的则没提到这一事件,暂且存疑。但刘解忧后来确实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乌孙王,平衡掉了第三任丈夫那边的匈奴势力。
这就是解忧的本事。
我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,最为震撼的是刘解忧的自救欲望与能力。或者我觉得用一个更准确的词来形容,那就是生命力。
刘解忧永远不放弃好好活着的权利。任何时候,哪怕别人看这种处境再艰难,她都没有自怨自艾,而是争取把艰难处境里的一点点裂隙都当成机会,然后努力地从那道裂隙里钻出来,绽放出新的生命。
我必须说一句,我喜欢刘解忧多过刘细君。毕竟生命力这种东西,太具诱惑力了。
现在很流行一个词,叫作“主体性”,我要承认古代女子整体上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,在那种土壤里想要长出主体性并不容易,所以刘细君是当时的寻常。但即使如此,生命的本能还是孕育出了刘解忧这样极其有“主体性”的女性——她走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从来不把自己当成是任人处置的客体。
这种把被动变主动的心态和生命力,决定了刘解忧的一生不会太差。
很多年以后,汉王朝在乌孙的影响力式微。刘解忧也已经七十岁,就给汉宣帝写信,说想回归故土。她人生的最后几年是和自己的孙子孙女,安安稳稳生活在长安,失去了权力,但是她得到了快乐。
那么多和亲公主里,解忧是结局最好的一个。
这里面有命运的成分,但更有在命运那里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成分。
运气只可以解释一部分的命运,但还有一部分的人生解释权——讲真,就在自己手里。
愿你拥有这样的人生解释权,与大家共勉。
无间:陈浩民上线,改变4人结局,蓝冰的真实身份让人意外
1211 - 2025-09-04周星驰巧遇五月天晒合照 自荐才艺想组成六月天
1205 - 2025-09-04肖战10秒哭戏火上热搜!新华社点名宣传,郑晓龙这次淘到宝了
1014 - 2025-09-04从入门到入魔,令人捧腹的邪门乐队电影
648 - 2025-09-04北京市教委回应网红艺考生作弊:近日被多次反映,核查中
612 - 2025-09-04日本动画电影首日票房冠军!宫崎骏新作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》获高口碑 创造清明档新片首日票房新纪录 观众:一部不可错过的大师之作
610 - 2025-09-04宋仲基女友正面照公开 曾当演员现在是英语老师
608 - 2025-09-04王海歌卸任华鼎奖主席,曾致力创建世界一流电影奖项
602 - 2025-09-04妻子情人同住一室,将私生子带回家养?杨议的“真实面目”被戳穿
594 - 2025-09-04佟丽娅清明节带9岁儿子阿那亚度假,儿子肉嘟嘟个头长得飞快
533 - 2025-09-04演技烂得像混子,《长安的荔枝》一群神仙里混进个资源咖,招人嫌
443 - 2025-09-04《负负得正》阵容曝光 朱一龙邱天上演都市爱情
440 - 2025-09-04《我们的河山》出圈理由:王雷的演技,张天阳的脸,邵汶衣品
437 - 2025-09-03黄圣依登泰版芭莎封面 演绎复古女郎宛若油画
435 - 2025-09-04